作者:安徽自考网 时间:2023-05-22 阅读:2932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精神的某种能力在某个时期里对某种环境能敏感地反应和发展,并称之为( )。
A.关键期 B.准备期
C.发展期 D.敏感期
答案:D
2.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学习模式,一种是派生下位学习,另一种是( )。
A.相关下位学习 B.变式下位学习
C.同化下位学习 D.推理下位学习
答案:A
3.我们如果口渴了就找水喝,出汗了就需要毛巾,这类决策的知识表征方式是( )。
A.概念 B.表象
C.图式 D.产生式
答案:D
4.幼儿可以说出笔是用来写字的,这是(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信息类知识 D.数据类知识
答案:A
5.在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个( )。
A.具体目标B.网络系统
C.变式 D.核心经验
答案:D
6.感觉与统合障碍称为( )。
A.感觉统合下降 B.感觉统合误差
C.感觉统合失调 D.感觉统合失误
答案:C
7.按照内部和外部动作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与( )。
A.知觉技能 B.运动技能
C.操作技能 D.智力技能
答案:D
8.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社会性经验并改变其行为的过程就是( )。
A.幼儿社会性 B.幼儿社会性学习
C.幼儿社会化 D.幼儿社会学习
答案:B
9.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幼儿学习心理和幼儿( )。
A.教学心理 B.游戏心理
C.认知心理 D.发展心理
答案:A
10.幼儿园情绪智力教育模式包括赏识教育模式和( )。
A.情境教学模式 B.活动教学模式
C.暗示教学模式D.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答案:A
11.儿童的发展是一种服从自然规律按照成熟类型进行的过程,它并不依赖于教学。这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 )。
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桑代克 D.考夫卡
答案:A
12.学前教育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测量法
答案:C
13.首次提出“发展适宜性教育”这一概念的组织是( )。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B.美国幼儿教育协会
C.儿童权利基金会D.世界学前教育年会
答案:B
14.“教育心理学之父”是( )。
A.梅伊曼 B.桑代克
C.华生 D.乌申斯基
答案:B
15.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师开始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处于( )。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儿童阶段 D.胜任阶段
答案:C
16.教师在于完善个体的心智,是知识渊博、有理智和有道德感的人类发展者,这体现了教师是( )。
A.执行者 B.治疗者
C.辅助者 D.解放者
答案:D
17.根据霍夫曼的道德情感发展理论,儿童不能意识到另4人是完全不同于自己的一个,通过最简单的情绪唤起方式仍能体验到他人正在遭遇的不幸,属于( )。
A.普遍性移情阶段 B.自我中心移情阶段
C.对他人情感的移情阶段D.对他人生活状况的移情阶段
答案:A
18.下列关于儿童学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是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出现的 B.是后天习得的
C.是因生理成熟而导致的 D.具有稳定性
答案:C
19.认知策略可以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
A.计划策略 B.监控策略
C.组织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C
20.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发现,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 )。
A.U型关系 B.倒U型关系
C.V型关系 D.倒V型关系
答案:B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教育心理学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或狭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2.教师专业成长:
指所有的旨在形成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其他教师专业品质的活动。
23.学习动机
是发动、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
24.社会性
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符合是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
25.智力技能
也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30分)
26.简述影响个体创造力水平的人格因素。
答案:
①冒险性;(1分)
②面对障碍时的坚持;(1分)
③对含糊不定的容忍;(1分)
④接受新经验;(1分)
⑤对自己有信心。(1分)
27.简述幼儿教师的角色结构。
答案:
①教师是幼儿人格的塑造者;(2分)
②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1分)
③教师是幼儿的榜样;(1分)
④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1分)
28.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特点。
答案:
①不以解决幼儿园全部儿童的发展问题为目的,它应该有针对性的指向某一部分幼儿;(1分)
②必须具备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正面价值;(1分)
③必须符合幼儿学习心理和幼儿教学心理的基本规律;(1分)
④应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1分)
⑤必须接受系统的方法指导。(1分)
29.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知识的学习过程可以分成哪些阶段?
答案:
①知识的生成与理解;(2分)
②知识的整合与深化;(2分)
③知识的应用与迁移。(1分)
30.简述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
①成熟与经验;(1分)
②智力;(2分)
③个性。(2分)
31.简述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影响因素。
①儿童的特点;(2分)
②教师的特征;(2分)
③外界环境。(1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2.试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及作用。
33.请结合实例,比较奥苏泊尔和加涅关于学习的分类。
五、案例分析题(15分)
34. 为支持主题活动,我们班把图书角扩展为“幼儿资料角”,里面放置了各种书籍,关于自然的、动植物的等,还有幼儿从家里收集来的各种图片、照片和VCD等资料。幼儿在其中可以尽情查阅、汲取知识。在《神秘的头发》一书中,有一个关于头发色彩的主题,我就让幼儿再去找相关资料,有的幼儿去图书区找,有的幼儿回家想办法获取网上资源。幼儿从中了解到,头发的色彩很丰富,有红的、黄的、蓝的、黑的等多种颜色。大人喜欢什么颜色,还可以去理发店染一下。幼儿也知道自己不适宜染头发,因为染发膏里的化学成分会伤害幼儿。有了资料角,幼儿不仅可以在里面查阅资料,还养成了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信息的好习惯。
问题:(1)什么是知识系统化教学?
(2)这个“小小资料角”活动是如何来帮助幼儿进行知识整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