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考00320领导科学核心考点资料

作者:安徽自考网 时间:2023-04-19 阅读:2123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领导活动的历史演变

一、领导活动的产生

【单选】领导活动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

【多选】领导活动是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和社会分工的。

二、领导活动的发展

【单选】原始社会解体,人类历史进入奴隶社会并发展到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此相适应的领导方式,主要凭借领导者个人的经验、知识和才干。故这种小生产条件下的领导,又称为家长式的经验领导。

【单选】在资本主义社会,专家式领导、专家集团式领导等应运而生并逐渐普遍化,科学领导的产生已不可避免。

【单选】在社会主义社会,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是同志式的平等关系,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都是人民的公仆。

三、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简答】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1)决策工作专门化。

(2)领导主体集团化。

(3)领导方式民主化。

(4)领导方法科学化。

第二节 领导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应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多选】应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这是因为领导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领导活动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领域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二、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多选】领导科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同其他科学一样,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思想基础。可以说,领导科学的产生,完全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进步、分工的高度发达以及管理的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兴起

领导科学在我国真正形成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

【简答】领导科学在我国兴起的条件。

(1)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领导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

(3)领导科学的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

第三节 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特点

一、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

【多选】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就是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二、领导科学的范围和特点

1.领导科学的范围

【简答】领导科学的范围。

(1)领导本质的理论。

(2)领导观念的理论。

(3)领导职能的理论。

(4)领导体制的理论。

(5)领导者的素质和修养的理论。

(6)领导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

(7)领导绩效考评的理论。

2.领导科学的特点

【多选】领导科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三、领导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简答、论述】领导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领导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而且也必须指导领导科学,但是不能也不应该代替领导科学这具体学科。

(2)领导科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政治学研究领袖、权力等问题,是构成领导科学最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一,但政治学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进行的研究,领导科学主要研究的是现代的领导现象,研究对象更为专门。

(3)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领导。

领导是一种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的管理。领导比管理层次高,管理比领导门类多领导不能事必躬亲,而管理却不能忽视细节。领导科学就是把管理科学中的领导职能、结构、方式等问题抽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管理科学更多地接近硬科学,而领导科学更多地接近软科学。领导科学是从管理科学中派生出来的。

(4)领导科学与党的建设学说的关系。

领导科学和党的建设学说有不少内容是相通的,但党建学说的研究内容更集中,而领导科学的研究范围更广阔。

第四节 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

【论述】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

(1)学习领导科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

(2)学习领导科学,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

(3)学习领导科学,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4)学习领导科学,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

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

【简答、论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的要求。

(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必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3)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

(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

三、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

【单选、简答、案例分析】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根本学风,也是学习领导科学的根本方法。

(1)要重视理论学习。

(2)要加强理论的应用,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此外,还要注重实证方法、历史方法、比较方法、案例方法、系统方法、借鉴方法。

第二章 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第一节 领导、领导的含义

【单选】领导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各个客观对象,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1.领导的属性

【多选】领导属性就是领导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领导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

(2)领导活动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单选】领导属性二重性表现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2.领导的特征

【简答、论述】领导的特征。

领导是一个丰富的活动过程,其特征分为领导认识的特征和领导实践的特征。

(1)领导认识具有如客观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等认识的一般性特征,还具有原则性、超前性、综合性、创造性与系统性的特征。

(2)领导实践具备一般社会实践的共性,而且作为特殊的实践活动,还具有权威性、依附性、目标性、组织性、协调性、超脱性与服务性的特征。

3.领导的类型

【多选】以领导的历史进程为标准,可分为自然式领导、家长式领导、管理式领导和公仆式领导;以生产关系为标准,可分为原始社会的领导、剥削阶级社会的领导、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以领导的工作领域为标准,可分为政党领导、行政领导、军事领导、企业领导等。

4.领导的基础

【单选】所谓领导基础,是指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领导基础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而影响力是指能够使別人服从或能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力量。

【多选】领导的综合影响力的内容及其构成是:权力、品德、知识和才能等。

二、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

【简答】社会主义领导本质属性的表现。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共产党处于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实现当家做主。在政治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中心内容,是各项领导活动的根本目的和行为准则。

第二节 领导者

一、领导者的含义

【单选】领导者是指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在一定的职位体系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个人或集体。

1.领导者的本质

【简答】领导者的本质。

领导者的本质是领导者与其他社会实践主体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属性,是领导者内在的固有属性。领导者的木质由其在社会活动中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地位所决定,并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领导者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领导者与人民群众是民主的、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人和人之间互助合作、团结友爱,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社会主义领导的服务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领导者的性质和作用应当是当权者、负责人和服务员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

2.领导者的特征

【简答】领导者的特征。

(1)拥有职权。

(2)负有责任。

(3)提供服务。

(4)富于创新。

(5)多重角色。

二、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

【简答、案例分析】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

(1)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

(2)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

(3)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

第三节 被领导者

一、被领导者的含义

【单选】被领导者是指在领导者的领导下,按照领导的意图,为实现组织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或集团。

1.被领导者的本质

【单选】被领导者的本质是指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它是由被领导者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决定着。不同社会中的被领导者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也就有着不同的本质。

【单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被领导者的本质是社会的主人。

2.被领导者的特征

【简答】被领导者的特征。

(1)服从性。

(2)受动性。

(3)对象性。

(4)源泉性。

(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

二、被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

【简答】被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

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领导活动的成功不仅需要好的领导者,而且需要好的被领导者。

(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

(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

(3)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案例分析】好的被领导者的表现。

一个好的被领导者,应该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参政议政的知识、能力,能够与领导者共同把握住社会主义领导的正确方向,脚踏实地地实现领导目标。

(1)要服从领导。

(2)要支持领导。

(3)要监督领导。

第四节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简答、论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从性质上说,二者的关系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社会条件形成不同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即使在同一社会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的内容也会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领导者 与被领导者只是分工的不同,他们的关系主要有:相互信任的关系、相互促进的关系、相互支持的关系、相互转化的关系、相互监督的关系。

第三章 领导的职能和原则

第一节 领导的职能

一、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

【简答】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

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

(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

二、领导的一般职能

【论述】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的一般职能。

社会主义领导科学所研究的领导的一般职能是从具体的领导职能中,抽象出社会主义领导的一般的共同的职能。具体来说,包括:

(1)引导。

领导的具体任务就是为群众引路和导航,为此就要正确地规划目标、提出任务和制定实现任务的方法。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引导的中心环节,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是引导的重要内容。

(2)指挥。

指挥就是运用组织权责,发挥领导杈威,推动下属为实现既定规划目标任务而努力,这是领导者权力的突出表现。指挥一般可釆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

(3)组织。

组织就是按照目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使用人员等,这是实现领导任务的可靠保证。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取决于组织结构内在要素的存在形式与组合方式。

(4)协调。

协调就是领导者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其所领导的系统同外部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各个部分和组成人员之间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以便高效率地实现领导目标的行为。领导协调般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二是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

(5)监督。

监督,就是经常检查规划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任务的完成。监督的原则应该是及时而有效的。实施有效监督,第一位的是确立标准,其次是深入调查。

(6)教育。

教育就是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培养、训练,从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改正错误。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帮助群众提高政治思想、科学文化、生产技能等方面的水平。一般可以将教育划分为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技术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是实现领导决策的保证,业务技术教育是帮助群众完成具体业务的保证。

三、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

【论述】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

(1)科学决策

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科学决策是领导活动的最基本的职能。

(2)选才用人

用人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工作。领导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人的得失。

用人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当代,它是制度机制与领导者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

现代人才观认为,凡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的人,都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在坚持“四化”方针的前提下,领导者用人必须注意能级、能质对应,优势定位,结构优化。

(3)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也是贯穿领导活动始终的一项基本职能。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念、思想认识、政治立场问题,从而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自觉地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奋斗的工作。

【单选】领导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节 领导的原则

一、领导的总原则

【多选】领导的总原则包括党的基本路线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群众路线原则。

【论述、案例分析】我国领导的总原则的内容。

(1)党的基本路线原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这条路线的简明而准确的概括。

(2)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中一条根本的思想路线和核心。作为一项领导原则,它主要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领导活动的规律,努力提高领导工作的效能。其要求就是实事求是地从客观实际出发,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原理、路线、方针、政策等,同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紧密地结合起来。

(3)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所谓民主集中制原则,也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团体普遍采用的组织原则。

(4)群众路线原则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几十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方法和原则。

群众路线原则要求各级领导者: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的观点;正确认识无产阶级领导者是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公仆的本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的观点;以群众的利益为准则,树立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正确认识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前进的真正动力,树立相信和依靠群众的观点;用正确的方法领导群众,最根本的是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二、领导的基本原则

【论述】领导的基本原则的内容。

(1)统一领导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领导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为规范。统一领导是领导的实质内涵,是领导活动成立的原因。统一领导有两个方面的意思组织体制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人员序列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

(2)分层领导原则

这就是要在领导系统中建立合理的层次系列,掌握适当的领导幅度,正确处理层次之间的关系。可以说,领导层次的划分,是适应了领导活动客观规律的内在要求。首先,分层领导由领导幅度所决定;其次,分层领导与领导职能相适应;再次,分层领导应该促进领导工作的有效性。

(3)系统整体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领导者用系统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形成最佳的整体效能。领导工作最重要、最实际的工作就是要以战略眼光处理局部问题,善于协调各个局部工作之间的关系,形成合理结构,发挥交叉关系,获得最佳的整体效应。

(4)权责一致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各级领导者都应具备一定的职务、权力责任和利益,并使它们成龙配套、相互一致,努力做到事有人管,管事有权,权连其责,利益与成绩相关。

(5)民主公开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领导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发扬民主,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在领导活动中贯彻民主公开原则,能够较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在领导活动中贯彻民主公开原则,将有助于领导决策;在领导活动中贯彻民主公开原则,将办事程序公开,是群众对领导实行民主监督的前提;在领导活动中贯彻民主公开原则,也是提高领导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这主要指工作中重大问题要由领导集体讨论和决定,集体决定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办,各负其责,失职者要追究责任。这一原则实际上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实行集体领导必须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这是相辅相成、相互结合的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为了实现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应该使每个领导集体成员有职有权有责。这样才能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更加有效地实现领导活动的总体目标

完整版高清无水印自考历年真题扫码进入小程序自助获取:

免费获取自考真题资料小程序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安徽成考网 自考资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