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真题

作者:安徽自考网 时间:2023-05-23 阅读:2525次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儿童发展理论 试卷

(课程代码12350)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发展是一种变化,以下不属于“变化”的特性的是

A.连续的

B.稳定的

C.持久的

D.外在的

2.发展是一种变化,变化的本质是

A.认知

B.知识

C.结构

D.人格

3.“环境决定论”者眼中,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包括

A.教育

B.环境

C.社会条件

D.基因

4.在格塞尔成熟理论中,正确育儿的第一要义是

A.引导儿童发展

B.尊重儿童的天性

C.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D.抓紧每一分钟教育孩子

5.以下选项中,未能体现“不成熟”在儿童发展中价值的是

A.适应作用

B.准备作用

C.加速作用

D.可塑作用

6.在华生看来,儿童的言语在思维中很快占据了优势,并开始刺激和控制胳膊、腿和躯干组织,这就是所谓的

A.动作行为言语化

B.无声的思维

C.计划性思维

D.内脏组织行为化

7.持“环境决定论”的行为主义者是

A.华生

B.斯金纳

C.班杜拉

D.巴甫洛夫

8.能作出有力的决策,评估当前局势、回忆过去经验和预见各种活动结果的是

A.力比多

B.自我

C.本能

D.超我

9.对于表现冲动的欲望感受到可能被惩罚并担心的是

A.神经病焦虑

B.投射性焦虑

C.防御性焦虑

D.压抑性焦虑

10.人的生命核心和人的天赋潜能的自然流露是

A.理想的自我

B.现实的自我

C.真实的自我

D.内心的自我

11.儿童坦然地承受周围的敌意,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决心抗争,企图成为强者的这一心理过程是

A.离众

B.趋众

C.自尊

D.逆众

12.学龄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同一性

B.勤奋感

C.自主感

D.自信心

13.儿童的第一个道德感是

A.权威

B.意志

C.责任感

D.服从

14.表象性思维的工具是

A.同化

B.顺化

C.表象

D.运算

15.高级心理机能不包括

A.随意注意

B.抽象思维

C.再造想象

D.预见性意志

16.学前儿童的教学是

A.自发反应型教学

B.反应自发型教学

C.自发型教学

D.反应型教学

17.生活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情绪积极的儿童属于

A.容易照看型

B.难以照看型

C.缓慢活动型

D.灵活活动型

18.当儿童表现出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来看问题时,表示该儿童依恋的发展正处于

A.无分化阶段

B.“指向一个对象已分化的导向和信息”阶段

C.“运用运动和信号同已识别的对象保持亲近”阶段

D.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

19.爱因斯沃斯认为,抗拒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具有的特点是

A.敏感

B.拒绝

C.干涉和冷漠

D.接近

20.根据习性学理论,属于联结反映的是

A.依赖

B.控制

C.依恋

D.交往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发展

22.环境决定论

23.假概念

24.依恋行为系统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25.格塞尔认为,成熟意味着儿童能在外在压力下控制自己。

26.当儿童从伊底帕斯情结中解脱出来并以父母自居时,便出现了自我理想。

27.重视内化,就是重视发展。

28.可知度指知觉被了解的程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9.简述格塞尔关于儿童发展方向原则的方向性表现。

30.简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基本要点。

31.简述同一性渐成说的第一阶段(婴儿期)的发展任务及意义。

32.简述对“好的教学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的理解。

33.简述儿童知觉发展的机制。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4.结合实际论述教师正确使用强化手段实现教育目的。

35.结合实际评析发生认识论的贡献。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某幼儿园开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的实践探索,大班刘老师采取的一个策略是全班性的“好孩子”评比。她用彩色的海绵纸做了一个“好孩子”评比栏,实际上就是一个5列39行的大表格。表格第一行罗列着要评比的项目:学习、运动、游戏、生活,表格左边是全班38个孩子的姓名。

刘老师把这个评比栏展示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我们班要开展评选好孩子的活动,评出的好孩子会得到奖品。怎样才算好孩子呢?那就是在学习、运动、游戏和生活上都要表现得好(刘老师边说边指着评比栏上的汉字),每表现好一次,老师就在你的名字后面贴1颗星。如果你得到10颗星,老师就会发1个奖品。”老师:“现在请告诉我,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怎么做呢?”幼:“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老师:“上课的时候怎样学习才叫好呢?”幼:“不随便下座位。”“举手回答问题。”“不准讲话。”……如此逐一对运动、游戏、生活等其他3项内客进行提问。幼儿回答结束后,刘老师进行了补充,再次倡导这个活动,并把评比栏贴在了活动室靠门口的墙面下方。

结合强化原理,分析上述案例中刘老师如何运用代币法对全班幼儿进行行为塑造?她在设定“好孩子”的目标行为上存在哪些问题?

37.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东东8个月时,妈妈经常抱他到窗前去看外面风景,但东东对窗外的风景并不感兴趣,只对玻璃窗前的不锈钢裙栏感兴趣。他不仅用小手去触摸,而且用小手去拍打祈栏,当他发现栅栏在其拍打下会发出吱吱的声音时,就兴奋不已,并继续拍打。但妈妈担心安全问题,想把他的小手拉开,可他拼命地抓摸,一旦抓到栅栏就开心的微笑并继续拍打。妈妈对东东的行为很是不解。

请运用动作发展与思维的关系分析以上案例。

完整版高清无水印自考历年真题扫码进入小程序自助获取:

免费获取自考真题资料小程序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安徽成考网 自考资料网 安徽自考助学网